欢迎浏览 “中国南水北调工程” 网站

  首页 ->
 
回顾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前期工作(上)
2019-10-28 09:30     

王先达(原淮河水利委员会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
 
  作为一个长期从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前期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看到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建成,调水到黄淮海平原,改善了京、津、冀、鲁、豫、皖、苏7省(直辖市)供水状况,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初步改善受水区生态环境,我感到十分欣慰。
  通过回顾南水北调工程前期工作、编写《南水北调工程方案综述》和阅读《中国南水北调工程前期工作卷》,我对南水北调工程前期工作有以下初步认识。
  一、调水工程规划要与时俱进
  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为例。
  从1973年到2019年47年间,我参与编制了《南水北调近期工程规划报告(初稿)》(1976年3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修订规划报告》(1990年5月)、《南水北调工程东线论证报告》(1996年1月)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2001年修订)》。目前,正在编制东线二期工程规划。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地方要求,1976年规划的主要供水目标是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规划供水范围包括江苏、安徽、山东、河北和天津5省、市的部分地区,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计6400万亩(黄河以南3400万亩,以北3000万亩),结合恢复和发展天津~长江段京杭运河航运,提供生活、工业和航运用水27亿立方米。采用的调水工程规模为:抽长江水1000立方米每秒、过黄河600立方米每秒、到天津100立方米每秒。
  1990年规划时,粮食短缺问题已有显著改善,而受水区城市用水增加较多,缺水严重,北京市和胶东地区用水紧张。规划重点是补充城市用水,规划供水范围在1976年规划基础上扩大到北京市和胶东地区主要城市,并各安排了5亿立方米供水量。规划将灌溉面积由6400万亩减到4245万亩,其中黄河以北地区由3000万亩减少到1400万亩;仍然结合京杭运河天津~长江段航运,提供航运用水。采用的工程规模为抽长江水1000立方米每秒、过黄河400立方米每秒、到天津180立方米每秒。1992年编制的《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修订报告》,按照年供水量5亿立方米安排了天津(九宣闸)到北京(玉渊潭)的输水工程。
  1996年提出《东线论证报告》,按照1990年规划分三步实施东线工程,并增列了从东平湖向胶东地区供水的西水东调工程。考虑到1993年9月审查1990年东线工程规划时,北京市代表明确表示不要东线供水。《东线论证报告》没有安排天津到北京的输水工程,但指出东线工程有向北京供水的条件,可以作为向北京供水的应急措施或后备水源。
  2001年的东线工程规划,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江水北调工程运行情况,其调水任务主要是解决沿线城市生活、工业用水,结合恢复和改善京杭运河黄河~长江段航运,除江苏江水北调工程已有灌区和安徽洪泽湖高邮湖周边灌区外,不考虑增加新灌区,灌溉面积进一步缩减为3248万亩。其工程规模为抽长江水800立方米每秒,过黄河200立方米每秒,到天津100立方米每秒,送胶东90立方米每秒。安排的第一期工程抽长江水500立方米每秒,进东平湖100立方米每秒,出湖后,向北过黄河50立方米每秒(穿黄工程按100立方米每秒建成),向东送胶东地区50立方米每秒。
  在东中线一期工程即将建成之际,2013年3月,国务院要求“加快开展南水北调东中线后续工程论证工作”。此后,开始研究东线一期工程向北延伸应急供水方案和东线二期工程规划。两项工程都考虑在向天津市和河北省东部地区供水同时,延伸送水到河北省雄安新区和北京市,并将生态环境用水放到重要位置。鄂竟平部长在今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求:“推动东线一期工程北延向京津冀应急供水工程建设,抓紧开展东线二期工程、中线引江补汉水源工程和沿线调蓄工程前期工作,持续深化西线工程前期工作论证,为早日开工创造条件。”今年4至6月,水利部实施了东线一期工程应急向津冀供水试通水,从潘庄引黄渠道和南运河输水到天津市。年底之前东线二期工程规划或将报送水利部。
  南水北调工程现在的任务一是管好、用好东中线一期工程,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益。二是与时俱进,修改《总体规划》提出的东中线二期工程规划和西线工程规划。
  二、科学预测受水区(供水区)缺水量及调出河段的可调水量(调水规模)
  以中线工程从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为例。
  通常的说法是,中线工程近期引汉、远期引江。实际上2002年以前重点研究的是引汉。相对来说,引江做得工作比较少,也不够深。《总体规划》阶段认为,引汉130亿立方米(同时实施东线工程)可以解决2050年以前京津华北地区用水;2030年以后,将达到用水高峰,之后用水量不会增加很多;没有考虑中线工程引江。
  我不了解“中线后续工程”论证工作的具体进展情况。从上述鄂竟平部长讲话分析,中线工程从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可调水量(调水规模)可能达不到130亿立方米。
  1979年2月,《南水北调中游线引汉工程规划要点》认定:如丹江口水利枢纽按原设计续建(设计蓄水位170米),多年平均引水量可逐步扩大到230亿立方米。
  1996年1月,《南水北调工程中线论证报告》建议仍维持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结论,首先推荐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初期调水145亿立方米、后期调水220亿立方米的方案。
  1996年1月《南水北调工程论证报告》和1998年2月《南水北调工程审查报告》复述了上述《中线论证报告》的建议,并把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调水145亿立方米作为南水北调工程近期实施方案。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2001年修订)》采用“推荐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并建设汉江中下游相关工程,多年平均调水量130亿~140亿立方米方案”,近期调水95亿立方米。
  2002年9月《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指出,丹江口水库可调水量为120亿~140亿立方米。确定中线工程的调水规模为130亿立方米。
  现在看来,不实施引江补汉,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调水规模有可能小于130亿立方米。
  综上所述,为了确定合理的调水规模,应依据已有资料,科学推算引水河段的天然来水量,并充分考虑引水河段上游、引水河段及其下游当前和将来可能的用水需求。
(来源:中国南水北调 2019年10月28日)

   

主办: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司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中国水利报社新媒体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二条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0000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40号 京ICP备14010557号

 
 
 
水利部官方微信
 
南水北调微博
 
南水北调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