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 “中国南水北调工程” 网站

  首页 ->
 
提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支撑——南水北调工程提升京津冀地区水资源保障能力综述
2019-12-13 14:12     

087947798e8954e95391e2e58d6d11db.jpg
生态补水后的白洋淀。赵柱军
 
密云水库蓄水达到了26..7亿立方米。张雅丽
  □闫智凯
  曾经,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历史渊源深厚。
  一条京杭大运河加之丰沛的地表水水系连通,让这里成了水陆交通要冲,变成了一批人京津冀水路连通、乘舟穿行的儿时记忆。
  如今,京津冀以不到全国2.3%的国土面积和1%的水资源,承载了全国8%的人口和11%的经济总量。
  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猛增的人口给这里的生态系统敲响警钟:废水偷排、海水入侵、非法采砂、地面沉降、河湖水面萎缩甚至干涸……留下了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伤痕。
  这里成了我国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5年前,一个声音振聋发聩:“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号召。
  如今,5年过去了,南水为京津冀带来了哪些变化?
  以水量充沛提升供水安全
  2014年9月11日,水利部印发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利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以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为刚性约束,以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前提,以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修复为重点,充分发挥水利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约束引导作用与支撑保障作用,着力破解水资源瓶颈制约,切实提高区域水安全保障程度。《规划》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水资源的利用立了规矩、明确了方向。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从丹江口水库调来的南水一路北上,流入京津冀。
  通水五年,南水为京津冀地区提供了水资源支撑。据京津冀三省市水资源公告显示,2014年,北京市水资源总量20.25亿立方米,到2018年,提高到35.46亿立方米,南水入境水量11.92亿立方米。2014年,天津市水资源总量11.37亿立方米,到2018年,增长到17.58亿立方米,南水入津水量11.04亿立方米。2014年,河北省水资源总量为106.14亿立方米,到2018年,提高到164.04亿立方米,南水入冀水量23.89亿立方米。
  南水已经成为京津冀地区沿线城市供水的主力水源,在北京,城区南水已占到自来水供水量的75%,自来水硬度由过去的380毫克每升降低至130毫克每升;在天津,14个区居民全部喝上南水,南水在城镇供水总量中的比重超过八成;在河北,9个城市用上南水……
  1960年密云水库竣工,水库承担着连通京津冀水资源的重任。近60年来,密云水库累计为京津冀供水384.2亿立方米,其中向北京供水270.2亿立方米,向天津供水92.5亿立方米,向河北供水21.5亿立方米。
  但1999年以后,水库蓄水入不敷出。2004年,蓄水量仅有6.8亿立方米,满足北京城区居民饮水已成难题,更别提为天津、河北提供支援了。
  南水北调,解了密云水库之难。
  过去,“北京三杯水中有一杯来自密云水库”,南水进京后替代密云水库向城区自来水厂供水,在每年减少出库水量6亿立方米的同时,还通过新修建的密云水库调蓄工程累计向水库输送南水近4.5亿立方米。2019年6月5日,水库水位149.15米,蓄水量增至26亿立方米。这是自1999年6月11日以来密云水库的最高水位。
  “供水安全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中国工程院院士、水文学及水资源学家王浩表示。显而易见,南水的到来有力提升了京津冀地区的供水安全保障能力。
  以水网连通统筹调配格局
  2019年9月4日,总库容达2000万立方米的天津市南水北调中线配套工程王庆坨水库首次开闸蓄水,南水以2.5立方米每秒的入库水量流入水库。
  王庆坨水库是《规划》提出的水资源储备与应急体系中,“大中城市建设战略储备水源地”天津的水源地之一。水库蓄水完成后,能有效缓解中线工程总干渠停水检修、冰期输水流量减少等情况对天津市区供水的影响。
  向天津供水的中线工程天津干线始于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西黑山村西北,由西向东经过河北省8个县市和天津市武清、北辰、西青3区,止于天津外环河西侧的出口闸,与天津配套工程曹庄泵站相连接。在天津市形成了引江引滦相互连接、联合调度、互为补充、统筹运用的城市供水体系,形成了一横一纵、引滦引江双水源保障的新供水格局。
  南水也带动北京市形成一纵一环水网工程。在北京连通了地表水、外调水、地下水和各大水厂,形成三水联调、环向输水、放射供水、高效用水的首都供水安全保障格局。
  中线工程与河北省廊涿、保沧、石津、邢清四条大型输水干渠形成一纵四横水资源格局,构建起冀中南可靠的供水网络体系。目前,河北廊涿干渠固安支线工程正在加紧建设,建成后将实现京冀两地供水工程互连互通、相互应急备用。
  中线雄安调蓄库工程建成后,将满足雄安新区的供水需求,保障新区用水安全,同时兼顾保定、廊坊部分地区的应急供水需求。
  除供水水网之外,南水还以东中线工程为轴,在京津冀形成一条自然河流网。其中,中线为北易水、瀑河等河流补水,东线一期北延应急试通水,南水经南运河进入天津市。
  站在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全面通水五周年的新起点上,可以期望王浩院士提出的“建设京津冀一体化的水网,河湖连通、互联互通、联动联调、丰枯互补、管理高效”的新水网格局正在缓缓铺开。
  以地下水回补探索生态修复
  如今,河北已划定了地下水禁采区与限采区,严格控采地下水。在河北沧县仍遗留着此前钻井的痕迹,打井广告遍布村民房屋的外墙上。
  这里正是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严重的区域之一。
  由于大量开采利用深层地下水,沧州区域内浅层地下水含氟量逐步升高,农作物中的氟化物含量明显增加。
  因为严重缺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特别是京津冀地区,不得不靠超采地下水与挤占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
  华北地区超采地下水有多严重?据水利部估算,目前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累计亏空1800亿立方米左右,超采面积达到18万平方公里。
  2019年1月25日,水利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联合推出《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将综合治理的重点确定为京津冀地区,包括两市一省地下水超采的区域,大约涉及到11个地级市、149个县区,治理面积约8.7万平方公里。京津冀共同携手治水生态环境,合力提升水源涵养能力。
  《方案》明确提出:加快完善中线一期配套工程,逐步增加向华北供水量,为地下水超采治理创造条件,相机为京津冀河湖水系进行生态补水,回补地下水;抓紧实施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增加向京津冀地区供水能力。
  2019年4月21日到6月25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应急试通水,调入河北境内水量3739万立方米,向天津补水1978万立方米,有效回补了天津市南部地区地下水。
  2018年9月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河湖地下水试点回补,向滹沱河、滏阳河、南拒马河3条试点河段补水。到2019年9月6日,补水13.9亿立方米,形成长477公里、最大水面面积46平方公里的水生态带,地下水回补影响范围达到河道两侧近10公里。
  南水还累计向北京潮白河、雁栖河、永定河平原段等水源地回补地下水6.4亿立方米,向天津子牙河、海河等重点河道补水超过8亿立方米。
  2014年底以来,北京市平原地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趋势基本得到遏止,从2016年起实现止跌回升。截至2019年10月,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埋深平均为22.81米,与上年同期相比回升0.63米,地下水储量增加3.2亿立方米。
  河北省2016年浅层地下水水位由治理前每年上升0.48米增加到0.74米,深层地下水水位由每年下降0.45米转为上升0.52米,补水后河道沿线5公里范围内,浅层地下水水位上升0.49米。试点河段补水后,河流恢复了基本功能,为今后总体推进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和示范。
  2018年,天津38%的地下水监测井水位埋深有所上升,54%的监测井水位埋深基本保持稳定,平原淡水区浅层地下水年末存储量比年初增加0.62亿立方米。
  《规划》中提出的“建立南水北调中线地下水源储备体系”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展望未来,京津冀地区应立足“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十六字治水方针和“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城市发展原则,调整产业结构,注重节水和挖潜。树立以水资源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意识,加快后续工程建设,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研究规划京津冀大水网……南水北调工程综合效益发挥到最大。
(来源:中国南水北调 2019年12月13日)

   

主办: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司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中国水利报社新媒体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二条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0000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40号 京ICP备14010557号

 
 
 
水利部官方微信
 
南水北调微博
 
南水北调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