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 “中国南水北调工程” 网站

  首页 ->
 
对南水北调几个重大问题的认识
2019-09-10 12:24     

  2000年7月11日,中国工程院向国务院领导汇报有关“中国水资源战略研究”咨询结论,本文为潘家铮院士关于“南水北调”问题的汇报内容。
  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平原区,水资源严重短缺,成为制约发展和破坏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靠牺牲环境谋求发展的老路是难以为继了,这是公认的事实。从水量丰沛的长江流域调一部分水“北上”,是理所当然、势在必行的事。相信,南水北调将是新世纪中我国必将实施的伟大工程项目。但南水北调议论规划了几十年,北方人民盼望了几十年,盼水妹变成了盼水婆,意见总是分歧。课题组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分析,给出几点建议。
  重节水 不能以需定供
  北方到底缺多少水?要调多少水?以前总是由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其“发展规划”计算“需水量”的增长,从而算出供需缺口和调水量,也就是“以需定供”。这样做,没有不高估需水量的。天上掉下馅饼,谁人不想多要一些,生怕自己吃了亏。但是北方地区人均水资源量很低,实施调水工程也改变不了这一基本形势。我们只能在这样的“老底”上来考虑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建设节水型社会(搞节水农业、节水工业,限制城市生活用水,污水回用)。要在这个基础上确定调水数量,原则上是“以供定需”。眼睛过分盯在南水北调上,就不会认真考虑节水和挖潜。反之,则可大大缓解水荒问题,减少需调水量(如北京市)。
  课题组在研究供需缺口时,比较重视这一点。对各行各业的用水定额,如亩均灌溉定额、单位产值需水定额、城市生活用水定额、工业用水的复用系数、灌溉水的利用系数等,都反复研究,选择较为先进但绝对可以办到的值,算出的缺口一般要低一些。这不仅仅是为了减小调水规模和投入,使之较易实施,而是感到这个问题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前途。
  课题组的报告中有句话可能要伤一些人,那就是,各省市、各部门如果不真正抓节水、抓污水治理、不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南水北调到了门口也不让用。否则大调水意味着大浪费、大污染,甚至大破坏。我们只能调一些真正必需的水。当然,搞节水也需投入,但专家们分析认为远比调水投入低,何况节水还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国家如果要拿1000亿元搞南水北调,希望先拿出1/3搞节水。
  优配置 用水尚可挖潜
  黄、淮、海平原虽然水少,但也不是沙漠,是半湿润地区,有的年份还闹大水。现在水资源的开发程度虽已较高(有的地区已超过合理范围),但并非无潜可挖。关键是要在较大范围内、在较高层次上,对所有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雨水、废水污水、微咸水乃至海水)进行统筹考虑,视水为宝,优化配置,则仍有潜力可挖。
  要采用各种工程、非工程的措施,拦、蓄、堵、净化、冲淡等等,就可扩大增供能力。因此,在我们的研究中,对北方地区供水能力适当加大了一些。当然,这需要投入,但和节水一样,这是必需的和上算的。其中部分污水并未治理现在也在用了,所以污水治理后的回用量并不能全部作为增供水量,但哪怕贵一点,哪怕表面上未增加多少供水量,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为了子孙后代幸福,这事也非做不可,我们觉得比调水更急、更重要。
  应相辅 东中线莫相煎
  经过数十年的规划研究,水利部门已拟定了东、中、西三条线路,实施南水北调。我们认为这个大格局是正确的。三条线路各有主要供水地区和对象,又能相互调剂、辅助(局部地区可相互替代),任何一线或某一期工程的实施,都有助于北方地区缺水形势的缓解,能获得重新配置水量的余地。虽然三条线的建设条件、投入、难度各有不同,需要分期进行,但不存在“有我无他,有他无我”的排斥情况,也不是要在一条线全部完成后才能启动另一条线,而可交错进行。
  对于三条线,课题组的意见很一致:①都是需要的;②东、中线先行,西线后继;③东、中线相辅相成,条件成熟就先后启动;④东、中线都有难度和问题,需进一步妥善解决;⑤相对来说,东线工程简单灵活,投入少,可先通后畅,条件较成熟,抓紧做工作,是可以尽快把长江水引进山东、过黄、沿津浦线最缺水地区送到天津。所以,建议先动工东线。但其毫不影响中线的各项准备工作。
  对东线还想补充说几句话。现在很多同志对它不热情:有的怕影响中线的建设,江苏怕给已建成的江水北调工程添麻烦,山东希望能更多地用黄河水,河北感到津浦沿线地区不如京广沿线一带重要。其实,衡水、沧州这一带的水环境情况已到了急需抢救的地步。这里浅层地下水是咸水,深层地下水被大量采用。后者不仅容量有限,很难回补,而且是高氟水,严重影响人民生命健康。我们看到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做的一份研究,深层地下水再有10年左右就要“超采疏干”(枯竭)了,真是触目惊心。
  看实事 正视问题困难
  坦率说,南水北调三条线都有重大难点。例如东线的水质污染问题。怎么能设想把不合标准的水调到北方?所以,国家如决策搞东线工程,必须同时下决心治理淮河污染问题。后者靠水利部门是无力完成的。我们认为东线工程可行,不是回避或轻视治污,而是认为不论搞不搞南水北调,这治污工程是非做不可的。
  中线工程最大的难点还是多年调蓄和年内的调蓄问题。北方各流域的水文丰枯变化极大。以海河流域为例,从1927年至1997年70年中,有16年是丰水或特丰年,不需外调水;有18年是平水或平偏丰,需要的调水量是有限的;有25年是枯水年乃至特枯年,汉江则是丰水、平水,至少是平水稍枯,中线调水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还有11年,北方枯水但汉江同枯,甚至特枯,无法按设计要求调出这么多的水。丹江口水库库容有限,是解决不了这种多年调蓄问题的。看来能起很大作用或一定作用的年份,不过是一半多。最近看到气象界同志分析了526年历史资料,结论也是相似。即使在一年之中,根据北方雨情、灌溉需水季节性和其他各种变化,逐月逐日的调水量都有变化,而中线一千几百公里长的渠道上没有一个大水库与之相连,可起直接调蓄作用。这种情况应该认真解决。
  只有对丰水、平水、枯水年的水量调度作详细、合理安排,制定制度,才行得通。总之,如何制定政策、采取措施是比做设计、搞施工更重要和复杂的事,建议早抓早做。

(来源:中国南水北调 2019年07月01日 )

   

主办: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司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中国水利报社新媒体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二条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0000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40号 京ICP备14010557号

 
 
 
水利部官方微信
 
南水北调微博
 
南水北调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