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 “中国南水北调工程” 网站

  首页 ->
 
在南水北调留下一点足迹
2019-11-25 09:06     

CoUBGV3XSDSAXtYbAAhYjvd0xx8749.jpg
卧龙潜行。王浩天
 
2016年8月7日峪河抢险队员合影。许安强
 
■李舜才
作者简介
  李舜才,1998年6月,任葛洲坝集团三峡指挥部工程技术部部长。2000年5月,任葛洲坝集团生产经营部部长。2004年3月,调入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工作。2005年4月,任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工程建设部部长。2012年6月,任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质量安全部部长。2012年9月,任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副总经济师。2019年5月,任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副总工程师。
  1980年的夏天,我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专业是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从此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学毕业后,我有幸参与了鲁布格水电站、漫湾水电站、三峡工程等建设,从一个技术员,历练成长为大型央企的中层干部。
  2004年春节刚过,我听从组织安排,毫不犹豫背起行囊北上,成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的一员。
  从工程开工建设到通水运行已15个年头,在通水运行5周年之际回想一幕幕经历,很多难忘的人物和事件历历在目。
 
工程建设轶事
  事一:第一个技术标准
  2004年,南水北调中线干线京石段工程陆续开工建设。通过现场踏勘和调研,我发现,对于线性调水工程,混凝土用的砂石骨料无固定料场,而工程沿线石料场有可能存在混凝土工程最忌讳的碱活性骨料。在将情况汇报领导并得到指示后,我迅速组织有关科研单位开展踏勘研究,组织编制了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技术标准《预防混凝土工程碱骨料反应条例》。该标准于2005年2月发布实施,是中线建管局第一个技术标准。标准规定了预防中线干线工程混凝土发生碱骨料反应的检验规则、工程分类、预防措施、管理与验收要求,对渡槽、倒虹吸、PCCP管、各类预应力混凝土等,明确规定混凝土中总碱量不大于2.5公斤/立方米。该控制指标得到了相关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广泛认可,也被很多水利水电工程借鉴采用。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践中使用,保障了混凝土工程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寿命。特别是漕河渡槽和北京PCCP管,按此标准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采用低碱水泥和高效减水剂等措施,满足了混凝土性能,保证了混凝土质量,为后续工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用发挥了示范作用。京石段工程按此标准浇筑的混凝土已超过15年,京石段通水运行也已超过10年,目前尚未发现因碱骨料反应造成混凝土的损坏,作为当初此项目的建议者和组织者我感到欣慰。
  事二:PCCP国际咨询专家
  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采用直径4米的PCCP管,即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2005年工程建设时,国内从未有过设计、制造、安装此类直径管的先例,也无相应的技术规范;国际上只有利比亚国家使用过,但类似直径采用双排、而且埋深如此大的工程绝无仅有。
  该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工以来遇到的最具挑战性的项目,关系着整个工程的成败。中线建管局通过组织国际工程类似项目考察和借鉴国内外工程建设管理经验,及时提岀了聘请PCCP国际质量专家的建议,并得到了原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和国家外国专家局的支持。
  2006年至2007年,中线建管局先后聘请了5位国际专家,分别是来自韩国的制造与安装专家裴国哲、金贞东,来自美国的设计与防腐专家 Ronald L Bianchetti、 Delbert Hausmann 和来自英国的Robert Eevans。专家们共提交了67份咨询报告和6份总结报告,从设计、制造、安装、防腐等方面全方位给予指导和咨询,对设计单位提岀的技术要求和中线建管局组织编制的PCCP管道制造和安装技术标准,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岀了意见。技术标准要求的细化完善凝聚了专家的智慧。特别是裴国哲专家,共服务了8个月,每天奔波在3个管道制造厂和50多公里安装现场,指导和检查,为PCCP制造和安装质量把关,在北京段PCCP顺利完工和质量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事三:每月工程建设例会
  2005年,南水北调中线干线京石段工程进入全面开工阶段,工程建设任务极其繁重。开工后,每月的工程建设例会成为中线建管局协调、服务、监管的工作之一。每月20号左右,利用10天的时间,中线建管局副局长郑征宇带领相关部门沿线检查,了解工程进展、质量控制等各方面情况,在每个现场建管部召开协调会,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落实责任。
  2006年,中线干线工程进入渠道混凝土施工阶段,第一次采用大型衬砌机浇筑混凝土。在每月例行检查中,我们发现在试验段浇筑的混凝土密实度不够,质量难以控制。通过在月工程建设例会上的初步分析,大家一致认为,衬砌机的布料和振捣系统存在问题。于是,立即组织设备生产厂家和建管、监理、施工等单位技术人员详细分析存在问题,提岀切实可行的设备改造方案。主要是将振捣棒沿坡面纵向布置改为横向布置,降低振捣棒位置,增大振捣棒功率,布料改为挤压式等。改造后的衬砌机满足了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为了严格控制衬砌机的设备功能和质量,我们在全线实行了衬砌机准入制度,凡是进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衬砌机,必须经过现场试验,经现场参建方初验后,由中线建管局组织现场验收合格才能用于工程。这一措施成为后来中线全线200多台衬砌机进场要遵守的条件。
  像这样在每月工程建设检查和例会中发现和解决的问题不胜枚举。这个工作方式一直持续到2010年。随着项目开工增多和战线延长,每月工程建设例会改由现场建管部组织召开,中线建管局采取重点项目抽查、专项检查、难点协调等多种方式进行管理。
  事四:现场检查与针对性培训
  工程建设部承担着工程进度、质量、安全、协调等多项管理任务,现场检查是一项重要工作。
  2010年安全大检查时,我在河南某工地施工单位作业现场发现两幢简易板房,施工项目经理说是废弃的仓库。当我走到房子跟前,发现房门被木板钉上了。我强行打开房门走进屋,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拥挤的大通铺、私拉乱接的电器、杂乱无章的餐具、污秽垃圾满地。我当即要求他们整改,当天做不到立即停工。
  本次检查发现此现象较为普遍,我向局领导做了汇报,并提岀了整改方案: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约谈问题多的施工单位,在中线全线开展工人宿舍大整顿,提岀了工人宿舍的配置标准和要求。通过这次大整顿,彻底改变了施工工人的住宿条件,消除了安全隐患,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由于常年在现场检查,加之2008年京石段通水后发现的问题,我对调水工程的施工和质量控制有了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为了避免问题重复发生,我与工程建设部对开工以来发现的问题归纳梳理,总结出了23类数百个问题,并制作了质量安全典型案例和质量关键环节控制、渠道衬砌技术、工程建设管理等多个PPT培训教材。
 
通水运行轶事
  事一:工程运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正式通水,工作从建设管理转向运行管理。如何针对调水工程的运行特点建立应急管理体系,我们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
  我们先后组织质量安全部、工维中心和机关各部门,开展了大量的调研,委托华北水电大学、长江委设计院、中水北方设计院等单位开展调研咨询。在2014年通水前,建立了包括四类四级的突发事件分类分级和1个办法、1个综合应急预案、13个专项应急预案以及若干现场处置方案的工程运行应急管理体系,并在通水前发布了《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通水运行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突发事件应急调度预案》等相关的应急预案,满足了全线通水验收和运行管理初期的要求。
  2017年,通过3年的工程运行管理实践,我们对应急管理体系进行了系统总结,重新修编和完善了应急预案,形成了包括中线建管局若干现场处置方案的完整体系。在运行管理过程中,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工程平稳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事二:防汛与抢险
  2015年开始,每年汛前工作布置、汛前准备工作大检查、汛期防汛大检查、汛后总结成了我工作的一部分。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跨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与700多条大小河流、沟道交叉,每年防汛度汛工作是中线工程运行管理的重中之重。
  2016年,中线工程通水运行不平凡的一年,也是经受洪水暴雨考验最严峻的一年。这一年,中线工程多次受到洪水暴雨的袭击。
  7月9日,河南杨庄沟排水渡槽,因暴雨造成洪水溢槽,渠道衬砌板岀现滑塌现象,我与中线建管局副局长李长春赶赴现场检查察看险情。我们发现,渡槽上游侧一级马道以上边坡未采取防护措施,如继续下雨,雨水将沿坡面下渗而危及一级马道,造成衬砌板滑塌。我们立即要求对边坡用土工膜进行防护,并在坡顶设置拦水埂,避免了险情的扩大。
  7月13日,我在石家庄进行防汛检查时接到电话,韭山公路桥左岸一级马道岀现严重险情,马道已经开裂塌陷。我连忙赶赴河南辉县,与中线建管局局长张忠义会合。当时现场抽排地下水设备不足,少量工人在马道上往水下抛投砂袋进行压重。在查看险情后,张忠义局长连夜召开紧急会议,会上我提岀,目前在已经发生险情的马道上往下抛投砂袋极其危险,有可能人与马道一起滑塌坠入渠中,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必须从右岸利用水上设备在水面上进行抛投压重。这一建议得到了张忠义局长的肯定,并最终采用浮筒桥进行抢险,保证了安全,极大提高了抢险进度和避免了险情的扩大,保证了通水的正常运行。
  7月20日,我正在南阳检查防汛时再次接到指令,要求火速赶往河南辉县峪河暗渠抢险。
  7月20日深夜,在连续奔波400余公里后,我一头扎到峪河北岸出口处,看到连续奋战30多小时的同事们已疲惫不堪,顾不得和大家打招呼,摸黑走到北岸裹头下,查看冲刷情况。随后,又摸索着往峪河南岸赶去,一路上仔细查看险情部位以及河道过水情况,借助探照灯和手电筒尽快查勘现场,明确险情部位,充分掌握情况。从南岸回来,浑身已经湿透,满脚泥巴,一个初步的施工抢险加固方案也在脑子里基本成形。我一边向张忠义局长汇报情况,一边蹲在地下画着施工布置图,“要与时间赛跑,目前,北岸一个工作面进展太慢,要再开 一个工作面。南岸也岀现险情,必须开辟工作面,同步推进……”。
  7月21日,峪河抢险加固工程指挥部成立,我担任总工程师,带领技术设计人员加班加点,在最短时间拿出施工方案,通过专家审查会审查,为工程抢险度汛提供了保障。
  经过洪水冲刷,河道地貌变化巨大,确定洪水位是制定方案的主要依据,水位偏低或者偏高,都会对工程造成再次破坏。我带领技术组相关人员进行洪水过后的现场踏勘,分析洪水位和渠堤的关系,将初步估算的洪水位从109.5高程提高到110高程,得到了设计单位的认可。
  抢险期间,我除组织协调设计单位岀方案、技术交底外,每天从早到晚泡在工地现场,协调进度、检查质量,给作业人员讲解技术要点:“格宾石笼如何绑扎,格宾石笼与裹头如何衔接,土工布如何铺设,接头预留多少”等等,深夜还要校对审查每天的工作简报。就这样持续20多天,在抢险指挥长张忠义的指挥下,战高温斗酷暑,顺利完成了抢险任务。
  事三:土建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创新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运行以来,工程维修养护成为中线建管局的一项重要日常工作,可是针对调水工程的维修养护工作却没有相关的技术标准。运管人员都是转自建管人员,缺少运管方面的经验。土建工程维修养护沿用工程建设的思路和管理方法,极不适应运行期的要求。
  2018年初,领导要求拿岀切实可行、符合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土建工程维修养护管理的办法。为此,我们开展调研工作,对引滦入津、黄河堤防、山东调水等工程运管情况调研,查阅大量的国家行业规定和标准,深入分局和现地管理处座谈,分析总结工程运行以来土建工程维修养护存在的问题以及中线建管局制定的相关制度和标准。针对中线土建工程维修养护特点,我们运用项目管理的理念,对项目立项、预算编制、项目实施和验收等各环节全方位细化、量化,明确了维修养护项目分类,设计、监理、维修单位选择,原材料及中间产品检测,以及维修过程中的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控制、合同管理的具体要求。创新性地提出了维修养护项目实行分类管理,养护项目包括日常养护和一般性维修,维修项目包括较大维修和重大维修。养护项目实行质量认定制,维修项目实行质量评定制。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土建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土建工程维修项目质量评定标准(试行)》《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土建工程维修养护合同文件示范文本》相继发布。在发布前的审查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管理办法和评定标准的制定,填补了调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现场管理和质量评定的空白,对转变管理思路,促进土建工程维修养护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天津分局胡金洲局长说:“认真读了几遍,我认为这是中线建管局最实用、最有操作性的办法和标准。”河北分局车传金第一时间拿到管理办法,他说“这个管理办法非常对路子,实用”。在此项工作中,我和肖文素等同志历时一年,讨论修改几十次,细抠每一个细节、认真复核每一个指标,这是我编过的无数办法标准中最耗费心血的一次。
  事四:工程运行管理规范化建设
  2017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经过2年多的运行,设施设备已基本完善,运行管理规范化建设提上议事日程。中线建管局成立了工程运行管理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开始工程运行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通过两年多的建设,完成了《运行管理规 范 化 建 设 总 体 规 划(2017-2020)》,印发了《企业标准体系编制指南》《规章制度编写规范》《规章制度管理标准(试行)》,编制完善了185项制度标准,完成12个专业489项业务名录的梳理和30个关键业务流程图的绘制工作,促进了闸站、水质自动监测站、中控室标准化建设,开发了工程巡查APP,推进了信息化管理工作。
  通过工程运行管理规范化建设,初步形成了覆盖全业务流程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适用法律法规体系和基础标准体系、企业(技术、管理、工作)制度标准体系、职责体系、风险管控体系、评价考核体系。我们稳步推进精细化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全力打造以职责、流程、制度标准、风险管控、评价考核为核心的“五要素协同”管理体系,初步实现了制度标准协调统一、设施设备形象一流、操作行为基本规范、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在这个过程中,中线建管局管理人员不断学习,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直接参与规范化工作的三级运行管理人员在业务上得到了锻炼和极大进步。为了搞清楚“规范化到底是什么”,规范化办公室人员多次到国家图书馆查阅资料,找专家咨询,为中线建管局运行管理规范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作岀了贡献。
  要写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回想起11年的建设历程和5年的运行经历,一幕幕往事历历在目,感谢中线建管局的历任领导和曾经一起战斗的建设者,感谢伟大的祖国和伟大的时代,感谢大国重器这样的平台让我在祖国复兴的路上留下一点点自己的足迹。
(来源:中国南水北调 2019年11月25日)

   

主办: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司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中国水利报社新媒体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二条2号 联系电话:010-63206935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0000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40号 京ICP备14010557号

 
 
 
水利部官方微信
 
南水北调微博
 
南水北调微信